导读:【尖尾两头蛇】资料品种简介,体型较小,圆柱形,全长360毫米左右。头颈不分,尾极短,似头部,故名。背鳞光滑,腹鳞155-192枚,肛鳞完整。体背红棕色,具暗色纵线纹;腹面黄白色。尾部两侧各有1对小黄斑。国内分布在福建、广西、贵州、海南、云南、浙江和四川,栖息在丘陵地区,以蚯蚓为食 。
中文学名 尖尾两头蛇
拉丁学名 Calamaria pavimentata
界 动物界
门 脊索动物门
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
纲 爬行纲
目 有鳞目
亚 目 蛇亚目
科 游蛇科
属 两头蛇属
种 尖尾两头蛇
1、尖尾两头蛇简介:
习性:日夜都会活动,穴居为主。主要分布全岛1500公尺以下地区,喜欢栖息山区底层落叶堆中。
食性:主要以小型无嵴锥动物,如蚯蚓为食。
繁殖方式:卵生
保护等级:“三有”名录
2、尖尾两头蛇分类地位:
动物界 Fauna →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→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→爬行纲REPTILIA →有鳞目SQUAMATA →蛇亚目SERPENTES →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→ 游蛇科 Colubridae →两头蛇属Calamaria → 尖尾两头蛇 Calamaria pavimentata 。
3、尖尾两头蛇体形特征:
尖尾两头蛇个体小,全长25厘米,背面棕黑色,腹面珊瑚红色,还有灰色的两头蛇,头大,与颈部区分明显,尾巴细而长,末端像锥型,头是分叉的,故名两头蛇。
小型蛇类,可达40公分长,眼睛小,颈部有米黄色横纹,小蛇时为白色斑点,身体棕黑色或是红棕色为主,有8到10条隐约可见的细纵纹,尾巴短退化成角质状,腹部颜色多样,有黄色白色粉红色橘色..等 。
4、尖尾两头蛇分布范围:
主要分布省份: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台湾;
分布在以下保护区:武夷山(福建)、大明山、雷公山、尖峰岭、大围山、高黎贡山
国外分布:印度支那、印度(阿萨姆)、马来半岛、日本(琉球群岛) 。
5、尖尾两头蛇习性:
日夜都会活动,穴居为主。主要分布全岛1500公尺以下地区,喜欢栖息山区底层落叶堆中。
6、尖尾两头蛇食性:
主要以小型无嵴锥动物,如蚯蚓为食。
7、尖尾两头蛇繁殖方式:
尖尾两头蛇的繁殖方式是卵生,和大多数蛇类一样。
8、尖尾两头蛇保护等级:
尖尾两头蛇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,保护等级:“三有”名录。
9、尖尾两头蛇图片:
10、尖尾两头蛇视频:
宣城旌德发现钝尾两头蛇视频
声明: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
上一页 下一页
温馨提示:保护野生动物,杜绝野味,人人有责,它们不属于餐桌!